第一百二十三章 高攀-《良田喜事》


    第(2/3)页

    于是第二日,刚刚与玩得尽兴而归的一众同窗们回到书院的董平就被唤到杨家书房。他原本以为先生要考校课业,没想到杨先生待他行过礼就开门见山的说道,“君诚,为师喜你为人至诚,才学过人,欲将小女婉音嫁你为妻。你看如何?”

    董平惊得微微张了嘴巴,半晌不知如何回话。杨先生难得见得意弟子如此失态,于是呵呵笑了起来,又道,“你也不必想太多,若是喜欢就应下,若是不喜就摇头,为师定然不会因此错待你。

    董平这会儿已是缓过神来,听得这话赶紧再次行礼,正色说道,“不瞒先生,学生自幼同家姐相依为命长大,在学生心里家姐就如同母亲一般。所以,学生的亲事是一定要问过家姐的。先生可否宽容几日,待得学生问过家姐再来回禀?”

    杨先生赞赏的点头,应道,“如此大事,自然要禀告过亲长才可。明日你出门去书铺走走,若是有新出的游记就替我买两本回来。路上不必着急,日落回来就可。”

    董平知道这是先生特意找了借口让他回家,于是恭敬应了就退下了。

    不提董平心下如何又惊又羞,只说果园里忙了两日终于把书院的一群学子也送走了,众人刚要小歇一日,不想第二日居然又有客人陆续上门。

    原来,书院的几位先生自觉受了董蓉的热情招待,投桃报李之下,当晚就写信给各自好友炫耀他们的赏花之行有多尽兴,四季园的花海多美,酒菜多新奇美味,甚至还说起这里就是长出了祥瑞果子的灵秀之地。

    先前听闻街头巷尾到处传闲话儿的时候,这些自认饱学之士不过笑笑就罢了。在他们心里,百姓愚昧无知,日子过得烦闷,说些不着边儿的胡话也是有心可原。但如今听几位大儒亲口证实却不得不信了,于是纷纷吩咐下人套了马车,带着同样想要出去走走的妻女们,兴致勃勃赶去承接祥瑞的灵秀之地走走。

    天下开门做生意的商家,哪有嫌弃客人多的道理。不等董蓉吩咐,张管事和刘嫂子等人已是大开了园门,引着车夫卸车歇息的,恭请客人进酒家小坐的,麻利的上茶水点心的,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张管事笑着拿了制作精美的菜谱上前请客人挑选落脚之处,但凡能同大儒攀上交情的,都是喜好风雅又家境殷实的,于是那个标了最低消费为十两银子的亭子最先被订了出去,接着就是两个八两的,两个六两的…

    张管事又极精明,引着客人到了亭子里就奉上了文房四宝,请这第一位登亭赏花的客人留下墨宝,给亭子取个名字。

    世人多有争先之心,所有客人听得这话无不欢喜,引经据典,绞尽脑汁儿,极力想要取个文雅的名字,以免扬名不成反倒遭了后来之客取笑。

    董平雇了马车赶回果园的时候,小酒家里正是忙得不可开交。随着慕名而来的客人越来越多,山上的九亭已是满客,就是小酒家的大堂里也坐满了客人,有些散客无法就直接坐在了桃花树下。草席铺地,扔上几只靠垫,摆上三五碟点心一壶热茶,倒也惬意。

    董蓉这会儿也带着楚四莲正在烤房里忙碌,四季园的点心多为烤制,不管是饼干还是小蛋糕,都是式样新奇又美味。所有进园游玩的女眷都是喜爱之极,就是男客们尝了几种也惦记着给家里的妻女捎带些回去。于是先前备好的存货被一扫而空,再不加紧烤制,许是下午就没有点心待客了。

    傻柱将长衫的前襟掖在了腰带里,弯腰不断往窑灶里添柴禾,董蓉见得他额头上有汗迹,于是心疼的扯了帕子替他擦拭。可惜她方才一直在和面,帕子上难免也沾了面粉,不但没帮傻柱擦干净,反倒把他画得同白脸曹操一般。

    楚四莲正好端了点心坯子进来,见得男主子这般模样,笑得捂着嘴就跑了出去。董蓉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傻柱怎会白白吃亏,狠狠在她的红润小嘴上亲了两记算是报了仇。

    董蓉惊得死命捶他,末了又探头四处张望,生怕别人看到。结果董平正好从院外进来,她慌忙推开傻柱,胡乱整理了衣衫鬓发,这才迎出去问道,“平哥儿,书院不是开课了吗,你怎么又回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