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其他部分交给团队去完成! 尖端核心部分,还是得由邹思远自己完成,设置成什么样的参数,磁力量场需要多大功率,需要释放什么辅助捕捉等等,只有他最清楚! 而其他大如卡车的部分,都是为了最终端这个,只有一个普通水桶那么大的核心部分! 与此同时,摇控系统和飞行系统,也在邹思远最终设想的基础上面,研发得更加完善! 拆装,分类,重新组装,改装等等,花费了不少时间! 同时,也遇到了让他们很蛋疼的问题! 捕捉器项目经理马上将问题反馈:“邹总,许多部位的密封性能,都达不到条件,必需要请来更尖端的技术人才组装,甚至有可能还得重新组装一条生产线……” 说到这里,项目经理都觉得这条件有些苛刻了,要真按照这样,那一个月内肯定完成不了! 仪器的某些部件,到了太空外面,的确是需要做密封处理的。 因为有些精密的地方,需要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够正常运转,以及某些润油的封装等等,都需要达到一定的密封条件! 如果是在地球上操作,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设,甚至有的地方还可以借助重力关系进行工作! 但是到了太空上,零重力条件下,极端的低温,恶劣的辐射环境……每一样都有可能会让仪器报废掉! 但只要解决了密封的问题,起码可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正常运转! 没开始前设想得很完美,一开始后,才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造成密封不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邹思远问道! “组装车间太简漏,防尘措施差,工具许多都是代用,没有专用;而且密封罐内部的一些镙丝需要同时拧紧,可是以我们现在的条件,只能做到拧紧外面的,总之一个字——粗糙!” 这确实是个问题。 除了邹思远捕捉器组装遇到,还有可控核聚变引擎的组装也同样遇到! 刚开始就遇到这么棘手的问题,确实很打击大家的士气! 航天局这边的人仍然在积极排查问题的根本。 船体的改造方面,也遇到了问题,一些部件巨大而笨重,可是吊装机器无法进入船内,想快的话,就得把不该拆的船体部份抓除,或者化整为零,这样一来,时间上也不够! 他们都觉得李竹林的要求有点过分了! 一个月的时间,根本完成不了这样的任务! 有工作人员停止工作后,就无聊发了一条朋友圈,展现了车间一角! 结果没想到,就是这条说说,很快就被人传发! 迅速地进入到科学论坛当中! 此时全球各地的高质量人类,除了自己的工作外,他们还关心“虫洞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一个月的时间很短,两天已经过去了,应该有明显突破了吧?” “听说整个计划的进行,都是不保密的,只是不希望有人打挠!” “刚才不是有个贴子发出来了吗?是核聚变引擎的组装车间,一个员工发的照片,我去,他们都很清闲啊!” “有照片?在哪儿?” “隔避有位大神的贴子里就有[链接]” 于是众人纷纷移步到这条贴子下面! 照片很普通,但却是展现出了简漏的车间,粗糙的工艺,以及杂乱堆放的材料元器件等等,感觉十分的凌乱。 第(1/3)页